美国绿卡篇 -
8月17日 到达旧金山
入境边检官在到达卡(I-94)上盖章并注明在美停留时限。
我暗自窃喜:北京使馆发的签证有效期是两年的,而入境官允许我在美停留三年!
经验 #5:这里需要区分签证(Visa)和身份(Status):签证决定我在签证有效期(两年)内入境美国。而身份决定我入境之后,可以工作身份(L1B)在美停留期 - 即移民局批准的I-129的三年有效期日。
(I-94 现已电子化,不再盖入境章了)
9月 提交移民申请I-140(工作绿卡)
从踏入美国第一天起,就在各大报纸上看到L1转绿卡的广告,这引起我极大兴趣并开始打听。期间听到大量“过来人”的观点:“刚来怎么可能申请到绿卡?”,“要先到劳工部证明你是不可替代的,才能申请工作绿卡,这个程序至少要等几年”,“好多人来十多年了还没资格申请绿卡”;问了几家律所也被告知,我的L1B不能直接转绿卡,报纸上说的L1转绿卡指的是L1A。
经验 #6: 关于美国签证和移民,坊间充斥大量误区,甚至“专业移民顾问” 和律所都有不少模糊和误导信息。现在政府官方信息和司法案例可一键查询,但在获取信息和重大决策前,一定要做好研究,独立思考:
绿卡和在美国多久有直接关系吗?
为什么L1A签证可以直接转绿卡?
为什么当初移民局批准的工作申请(I-129)给我L1B而不是L1A?
L1B能“升级到”L1A吗?
12月 工作绿卡申请I-140获批
仅3个月就获批的工作绿卡申请,堪称经典的成功案例:
经验 #7:前面提过,我当时的身份是跨国公司赴美专业技术人员L1B。常规来说L1B转绿卡,需要先获得“劳工证”(Permanent Labor Certification), 其目的是确保美国公司为外国员工申请移民时,不会替代符合资格的本地人(不和美国当地人抢工作)。
为此,雇主必须证明没有合格本地劳工愿意从事这份工作。需要编制岗位、工作要求,设定不低于市场的薪酬,并且登广告及面试等。在此期间,雇主需承担招聘过程的所有时间精力和费用,并对招聘过程中不选择本地应聘者一一作出详细解释。劳工证要向劳工部(Department of Labor) 申请,周期大约需要12-18个月。拿到劳工部批准后,才能提交工作移民申请(I-140)。
然而,跨国公司赴美管理人员(L1A)身份可以豁免劳工证,直接提交移民申请。当时我在旧金山公司的岗位职责涉及大量管理工作,远不仅仅是“专业技术”,那么是否可以先转成L1A后,再直接申请移民呢?
再次强调:独立思考,依赖官方信息,不道听途说。我在国内就对L签证有研究,来美后更容易获取官方信息(美国移民法规和案例已可以在互联网查询),很快确定了可行性并自己草拟了L1B转L1A的文书。在律师辅导和公司支持下, 我从L1B到L1A转绿卡一并申请,一气呵成!
经验 #8:在I-140申请过程中,被要求补了一次资料(Request for Further Evidence - 简称RFE),加强中国母公司的实力、子母公司业务关联及旧金山分公司的运营数据。
所以再算上RFE的时间,仍然能在3个月内获批I-140,堪称神速!
次年3月 永久居民身份调整申请I-485
前面I-140的批准,意味着我符合了作为跨国公司经理移民的条件,下一步就是从L1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身份(绿卡)的步骤,俗称I-485“调整身份”。
经验 #9:I-140获批后,有两个路径“调整身份从非移民变为移民”。一是回国在广州领事馆申请移民签证,这个步骤叫Consulate Processing。二是在美国申请I-485,这个步骤叫“调整身份”(Adjustment of Status)。多数情况下通过I-485在美国等绿卡,比在国外领事馆申请移民签证更安全。
经验 #10:因I-485申请周期不确定(短数月,长数年),在此期间离开美国,可能导致I-485申请的中断甚至入境受阻。所以我申请了返美证Advance Parole (AP),以备一时之需。一般进入美国,需要先从美国使领馆获得签证。而AP是在离开美国之前,提前从移民局申请获得预先许可,可以不用签证返回美国。
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AP才能回美国,比如L和H身份在I-485期间仍然可以用原签证出入美国。但因为I-485的申请周期太不确定,且L和H身份的有效期也随岗位变化而变化,为了避免节外生枝,还是有AP在手万无一失。
8月12日 调整身份申请I-485 获批
即使申请材料无可挑剔且豁免了面试环节,5个月完成调整身份实属运气!
(待续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