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精选资讯
  • 我的中美移民“奇葩”历程 (二):赴美签证
  • 来源:visa98.jcnhome.com 浏览:19 更新:2025-01-16
  • 图片

    赴美签证篇 -

    大多数国人首次赴美签证是学生(F)或商旅(B)。这两类签证的优势是申请简单且周期短,短板是因移民倾向拒签率高,且后续转绿卡的步骤多流程长

    因为我标准化考试(TOEFL GMAT)、本科成绩(GPA)和推荐信都一般,录取学校名次和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均低。在学生签证高拒签率的年代,我决定放弃直接申请美国留学,另辟蹊径。

    当年中国互联网还在萌芽期,我对美国留学和签证的研究都是在大学图书馆。在为数不多的美国签证与移民文献资料中,我关注到了跨国公司工作(L)签证。相对于主流签证,L签证尚鲜为人知,但当年正是中国企业布局海外,对驻外人才的需求处于高速增长时期。

    7 

    大学毕业后加入国内一家大型国际贸易和零售商的北京总部

    经验 #1:公司已在美国设立多家分支机构,符合L签证要求

    经验 #2:公司规模和名气处于行业二线,人才“内卷”程度低

    图片

    隔年5月

    因业务增长公司需增派人员赴美工作,我因管理和英语能力突出,被选派旧金山分公司工作。同月旧金山分公司美国移民局提交了跨国公司外国人工作申请(I-129),即获得L1签证的第一步。

    7月

    移民局批准I-129有效期3年,并电传至北京美国大使馆。I-129的批准意味着旧金山分公司符合调派我赴美工作的条件,下一步就是我到美国使领馆申请L签证。

    经验 #3: 跨国公司驻美签证L分两类:L1A (管理人员)和L1B(技术人员)。按照旧金山分公司对我赴美的工作描述,我符合L1B。虽只差一个字母,但两者区别和对后续转绿卡的影响很大(详见美国绿卡篇

    图片

    8月

    北京美国大使馆获批两年多次往返的L1B签证

    当时年轻未婚、无资产且从未出过国的我,符合典型的“移民倾向“特征。这让我在签证面试前忐忑不安,寻找大量面试的相关信息做准备。研究后我如释重负:

    经验 #4美国签证通常分非移民(NIV)和移民(IV) 。但鲜为人知的还有“双倾向“(Dual Intent)签证,包括LH等签证。双倾向签证虽然仍属非移民签证大类,但同时允许移民倾向。这就是我虽带有“移民倾向”标签,但L签证面签时的主题是公司业务和英文能力,从而轻松获批的原因。

    8月17日

    国航CA985 北京飞往旧金山

    (待续):